文化中国行·山河弦歌丨走!跟唐朝小姐姐带“喵星人”打猎去!-凯发k8ag旗舰厅

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4年09月10日 10:51:37   来源:央视号

文物:带猞猁狩猎女俑

馆藏地点:西安博物院

出土地点:西安东郊唐代金乡县主墓

这是一位带着“喵星人”一起打猎的飒爽英姿的小姐姐。她来自唐代,头上梳着可爱的双尾髻,粉面朱唇,细眉黑目,身穿白色圆领窄袖缺袴袍,足蹬黑色长靴、胯下枣红马;她的身体微向右转,右手紧握成拳,左手前伸仿佛在控制缰绳,神情自若。最吸引人的是,她身后蹲伏着一只小巧可爱的动物——猞猁,猞猁是一种小型猫科猛兽,在唐代通常经过驯养,可以成为打猎的“最佳拍档”。这“一人一马一猞猁”栩栩如生,灵动跳脱。纵马飞驰而来的她,是怎样的契机才得以呈现在世人面前?又折射出唐代怎样的社会风貌呢?

“带猞猁狩猎女俑”在过去的1300多年时间里,一直深埋于地下。1991年8月,陕西西安的考古人员对西安东郊唐代金乡县主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这件珍贵的文物才重见天日,用她那灵动的姿态、绚丽的色彩向我们展示着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代。西安博物院副院长王自力曾是当年金乡县主墓考古队的主要成员,他回忆说,带猞猁狩猎女俑的发现纯属偶然。

王自力:这个墓是发现被盗之后,文物局组织考古人员到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掘。当时已经被砖瓦窑厂取土时候推土机破坏得很严重,发掘很仓促,大概前后只有十几天的时间。骑马狩猎俑出土于墓葬西壁的小龛,这个小龛尚未被盗。

虽然发掘仓促,但收获并不小。考古人员在这里发掘出盛唐时期各类文物181件组,其中彩绘陶俑就多达150多件,有男女立俑、骑马鼓吹仪仗俑、百戏杂技俑等等,仅和带猞猁狩猎女俑一起出土的骑马狩猎俑就共有八件。王自力介绍说,和她同时出土的陶俑神情都惟妙惟肖,却又各不相同。

王自力:当时发掘的时候,它是很整齐的和其他的骑马狩猎俑排放在一起,这一组相对来说是比较完整的骑马狩猎俑。它的用意主要是表现墓主人骑马狩猎、出行仪仗题材的,实际上就是表现主人出行仪仗大的方面的。

这座墓的主人——金乡县主是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孙女、滕王李元婴的第三个女儿。她的一生经历了高宗、中宗、睿宗、武周、玄宗等数朝,见证了唐王朝从开疆拓土到走向全盛的辉煌历程。这也让我们不禁遐想,这尊女俑会不会就是墓主人的真实写照呢?在唐朝,女性会参与狩猎吗?王自力说,无论是出土的唐代实物,还是唐代文献中,其实都有女性狩猎的记载。

王自力:女性虽然说在狩猎活动中很少参与,但唐代确实女子的地位提高,而且女性参与的社会活动、参与激烈的运动也是非常多的。不仅是壁画中、陶俑中有形象,古代诗词的描述中也有。比如杜甫《哀江头》诗中就曾描述宫女随皇帝胡服骑射这个情景。

花月醉雕鞍——大唐金乡县主展现场

在这位金乡县主生活的年代,各国使节、胡商贩客在丝绸之路上穿行无阻,异域文明源源不断地涌入长安,各式各样新颖夺目的物质与精神风尚悄然浸润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那么,这只呆萌凶猛的“猞猁”是她的宠物吗?王自力说,其实,猞猁本身就是丝绸之路交往的产物。

王自力:我国古代狩猎使用的猞猁受到了西方的影响,所以猞猁俑也是可以认为是跟猎豹一样,都是受到了西方狩猎驯养影响而产生的作品。所以这件陶俑是非常突出地反映了丝绸之路交流和中西文化交流。

由于这批文物精美绝伦,在出土之时就引发很大轰动,直到2022年9月,带猞猁狩猎女俑才和她的伙伴们一起来到公众面前,“花月醉雕鞍-大唐金乡县主展”在西安博物院正式对外展出。西安博物院副院长李燕说,这也是金乡县主墓所有出土文物的首次“全家福”。

李燕:一个是发现县主,第二个时代背景,第三个就是揭示她自己的性格,就是在青春时期骑马、狩猎、休闲、玩乐。通过这样一个让考古成果活化的展览,让观众更容易理解那样一个时代和处于那个时代的女性辉煌浪漫的一生。

为了拉近公众和考古成果之间的距离,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布展。李燕介绍,为了让参观者能够沉浸式观展,西安博物院还采取了真人秀、vr展示等多种技术手段,让金乡县主所处的盛世大唐鲜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李燕:我们在展览筹备过程中就跟一家文创公司合作,让他们开发了一批和文物的服装一致的服装。他们(演员)都穿上这些服装,站在同样的唐俑跟前,让观众突然有了穿越的感觉。

花月醉雕鞍——大唐金乡县主展现场

目前,西安博物院博物馆内展出文物有2000多件。与“带猞猁狩猎女俑”同样在馆的还有大名鼎鼎的镇馆之宝——唐代三彩腾空马。西安博物院陈列展览部部长朱歌敏介绍,去年推出的“长安有故里——丝路少年大唐行”展览,以镇馆之宝马背上的蓝衣少年为原型,通过少年在大唐长安游历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大唐金市”“百戏杂技”“狩猎出游”等典型场景,勾勒出唐代多姿多彩的世俗生活百态。

朱歌敏:我们将文物展品和半实景化场景相互融合,加上国风手绘插画和艺术动画等多种展示方式,运用了讲故事的方法,让三彩腾空马上的蓝衣少年,带领观众移步易景,共同去探索文物背后的丝路故事。

“长安有故里——丝路少年大唐行”展览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考古与博物馆深度融合是关键。博物馆既有对考古成果的转化,又有对考古资料的提升,是让考古从“高冷”走向大众的主要渠道之一。王自力说,博物馆就像一所“大学校”,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永无止境。

王自力:文物刚出土的时候、刚发现的时候可能只存在于象牙塔里面,我们必须揭示它深刻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人文价值,艺术价值。但是当这些价值要更好地体现出来、为人所知的话,放在博物馆里来进行展览是最好的。只有通过文物的展览,才能更好地讲述中国灿烂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我们辉煌的历史,更好地发挥博物馆一所大学校的功能。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唐代以空前的繁荣与开放著称于世;而这绚烂多彩的时代画卷中,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文物仿佛一颗颗闪亮的星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穿越千年的风烟,始终闪耀着时尚与文化的光芒。无论是皇室贵胄,还是酒肆杂耍;也无论是狩猎马场,还是市井百味,都仿佛带我们穿越回了繁华的大唐盛世,成为连接过去与当下的桥梁。在西安博物院,游人如织中、数字科技里,长安的故事还在继续,让人们得以在赞叹之余,更对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倍加珍惜。

监制丨高岩

编审丨樊新征 章成霞

记者丨周尧 雷恺

播音丨方亮

音频制作丨刘逸飞

新媒体编辑丨章宗鹏

鸣谢丨西安博物院


责编:张浩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