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与流长:活着的京杭大运河(枣庄段)之运河人文遗产-凯发k8ag旗舰厅

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3年09月08日 16:05:39   来源:枣庄市档案馆

 

辉映:运河人文遗产

明万历年间泇运河开通后,随着南北过往船只增多,台儿庄商埠逐渐形成以及人流物流的迅速增加,对枣庄地区的经济、文化等产生了很大影响,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


漕运文化


泇运河开凿通航后,枣庄地区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区域性漕运文化,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漕运规制、与漕运相关的地名等。

1.漕运规制船闸红牌。据杨锡绂《漕运则例纂》卷十二《漕运河道·河闸禁例》载:“满汉官差船只每到闸口喝令起板,积水既泻,粮船不免搁浅,应照例刊刻红牌树立各闸,除急差与紧急兵船暂让行走外,其余船只,一体遵守。如有不遵,河道总督据实题参康熙二十年例。”


2.漕船行期。明清时期,漕船抵京均有规定时限。枣庄境内共有运河160里,8座船闸漕船限期6日。其中,峄县110里,限4日;滕县50里,限2日。


3.结幅。明末清初动乱后,许多失去土地的农民、无业游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到运河沿岸,以拉纤、搬运和贩卖为生。这些人以匹布分幅帕头并结成团伙,昼伏宵动、聚散不常,官军深恐酿成大变,时时弹压并没有扑灭反抗的野火。清咸丰年间,爆发了幅军起义。在众多队伍中,最著名的有刘平幅军、刘双印幅军,他们时聚时离,互相声援,同清廷所派遣的官兵以及官府团练展开数次浴血交锋。


4.漕运相关村名、地名。运河沿岸许多村庄因临近船闸、河湾,或从事漕运行业等得名,像因开凿泇河改建石闸而更名为新闸子村,因整治运河时部分村民在此立村的南闸村,因位于运河转弯浅滩北故得名阎浅村,因临近河神庙而改名的丁庙村,因村中男人多在运河拉纤而命名的纤夫村。还有,在丁庙闸西运河北岸,因明万历年间在此设泇河厅公馆而得名的公馆地。



(二)


商业文化


开通泇运河对枣庄地区的商业发展促进极大,随着开办峄县中兴煤矿公司,以及津浦铁路、枣台铁路、枣临铁路兴建完成和枣庄矿区人口的大量增加,枣庄城镇的商业迅速发展起来。


从台儿庄发展来看,泇运河通航后,每年通过台儿庄漕运的粮食达400多万石,过往漕船及商船1.2万余艘,江浙、湖广一带的瓷器、茶叶等和北方的山果、药材、煤炭等经此转运,台儿庄很快成为运河沿岸水陆交通重镇和南北方物资集散地,整个台儿庄镇商会牙行竞相争市,戏楼酒肆灯红酒绿,一片商贸繁荣景象。直至清末民国初期,尽管运河南北断航,但台儿庄因与江淮通航,商贸业仍保持了一定规模。



(三)


曲艺文化


1.运河大鼓。流传于鲁南苏北运河两岸,有400多年的历史,分“丘祖龙门派”“郝祖华山派”两派。运河大鼓的伴奏乐器是一面大鼓、一副钢板,演员左手持钢板,右手敲鼓。艺人以坐唱为主,唱到激昂处,也站起来手舞足蹈一番。运河大鼓演出曲目有几十种,主要有《春秋战国》《孙庞斗智》《七国》等。2007年,运河大鼓入选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


2.莲花落子。又名“荷叶吊板”,民间也称为“咣咣书”。约形成于明代,兴盛于清代中期,发展于新中国后,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表演者以左手大拇指挑起大钹,右手的其他手指夹住一小木棒,用于表演时打钹击点,边演边唱。因为大钹形似荷叶,击打声如莲花落盘,滕州方言里“落”与“乐”同音,故而得名。莲花落子有“实口”和“趟口”之分,传统的演唱曲目有《打蛮船》《刘公案》《响马传》等,均为唐代、明代或者清代的章回长篇。解放后,艺人王继清又自创了一些现实生活内容的曲目。


3.四蟹抢船。是流传在市中区税郭镇一带的民间舞蹈,距今约有700余年的历史,属民间游艺类,又叫四蟹抢亲。角色有渔翁、渔姑和四只螃蟹。渔家父女多以轻盈飘逸的划船、撒网、赶场动作为主;四蟹多以爬行、翻滚为主,骄横顽皮,变化多端,逗人欢笑。因其表演难度较大,清末就很少有人演出。1994年,经过努力终于将其恢复演出。2010年,四蟹抢船被山东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素材来源:《档案资政参考》第9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