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一博在沙沟镇创办曙光学校-凯发k8ag旗舰厅

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3年03月07日 15:36:33   来源:枣庄市档案馆

1932年,滕县八区沙沟镇(今属薛城区)董一博在济南育英中学求学时期,参加了共青团(后来由团转党),由于革命活动频繁,遭到国民党特务的追捕,从1933年到1935年辗转流亡在外,与组织失去联系。其间,他也曾单人独马进行过多次革命和尝试斗争,但均徒劳无功,只得于1935年底返回鲁南故乡——滕县沙沟镇。


董一博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已全部沦陷,成为日寇铁蹄下的殖民地。继而,日寇又发动新的进攻,阴谋吞并华北五省。1934年4月,日本外务省情报部长天羽英二出面发表了一纸视中国为其单独保护国的狂妄声明,公开叫嚣日本是亚洲的“主人”,是中国的“保护”者,声称日本将用武力保持对中国军事、政治和经济的垄断,不许他国染指。日本外务相广田宏毅又发表“对华三原则”(“取缔排日”“中、日、满经济合作”“共同防共”)声明。一方面是侵略者磨刀霍霍,而另一方面,蒋介石却在国民党四届五中全会上公开声称,“攘外必先安内”,又下令取缔反日运动,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董一博虽然索居鲁南乡镇,但对国家兴亡时刻关怀,他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狂妄自大,妄图吞并中国痛心疾首,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坚决反对。他从《大公报》的字里行间搜索党的消息,寻觅个人行动的指南。他认为收集和统一地方上所有反日力量,就必须进入社会建立一个较为稳固且具有一定保护色彩的战斗基地。由此,他准备通过办学来联系群众,扩大抗日宣传,进一步组织抗日武装。于是董一博购置了不少进步书刊,《大众哲学》《社会发展史》《经济学大纲》《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董一博广泛联络地方上的上层人士,组织学校董事会,筹建“沙沟曙光学校”,大家一致推举他为校长,又选拔本地七八名失学失业的知识分子充任义务教师,用筹集的资金作为学校基金,以学生微薄的学费做办公费,校舍校具略加修理,便于1936年5月2日开学。

曙光学校开创,设小学一至四年级,另设夜校和中学补习班,还在全镇设了四处墙报栏进行时事和抗日救国的宣传教育工作,使沉睡着的旧村镇立时焕发蓬勃的生机。

学校团结教育青年的方法是组织读书会,借读书讨论国家大事,为桑梓培养人才,为抗日救国储备力量。学校对穷苦人家的子弟不收学费,培养学生注重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并采取一系列较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这些都是围绕着一个主要目的——抗日救国而服务的。该校的校歌是:“美哉中华,郁郁苍苍,五千年来好古邦。而今军阀割据,帝国主义猖狂,啊……满目荒凉。”“中华儿女,发愤图强,学知识、学劳动、爱祖国、爱家乡,保卫神圣的领土,建设美丽的乐园。前进!前进!前进!迎着灿烂的曙光。”

因此,曙光学校的教育,既不是教育救国,也不是乡村建设,而是一种新型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进步的抗日救国教育。所以,学校办得很有生气,社会声誉日高,外乡学生纷纷要求转学就读,有些校外青年也逐渐向曙光靠拢。从1936年9月份起,学生由40余人发展到80余人,连同补习班的夜班,已是百余人的学校了,教师也增加到20人。翌年春,学校又开办了一个高级班。在筹备高级班的同时,聘请了一位师范毕业生孔小悟为专职教员,又增添了教学设备,从课程到制度,参照移植当年江苏省小学的整套规章制度加以改造而成。

为了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学校发起组织了“滕县第八区教育界抗日救国后援会”。后援会带领师生进入社会,开展抗日救国的宣传活动,起初在街头办报,后来深入群众搞募捐活动慰问抗日前线的将士。募捐活动既教育了群众,也教育了师生。有个老太太甚至把自己多年积蓄的两块银圆拿出来捐献,师生们深深为之感动。后援会把众人捐献的金额大书红榜张贴在墙报旁边,墙报上也特别报道募捐中的动人事迹,并公布上级后援会的收据及来函。这样既取信于民、又教育了群众,受到了大家的拥护和赞扬。

在后援会的带动影响下,滕峄地区的小学,也纷纷办墙报、办夜校,宣传抗日、募捐慰劳。各校的读书会也不断扩大、发展。

后来,董一博、董尧卿组建“鲁南民众抗日自卫军”,骨干多是曙光学校的师生,他们与日寇展开了英勇的斗争。1939年4月在龙山战斗中歼灭日伪军170余名,缴获大量枪支弹药。随后,日军调集兵力2000余人,在龙山进行报复性“扫荡”,与抗日自卫军展开激战,该部作战处处长徐传世等数十人牺牲。1939年6月该部在沙沟北关帝庙村伏击了从薛城开往台儿庄的日军运输车,打死日军18人,缴获大量的武器和军用物资。

1939年11月,鲁南抗日自卫军编入八路军鲁南支队。据统计,在抗日战争中有营以下干部180余名光荣牺牲。

参考馆内文献:

《枣庄革命老区发展史薛城卷》

枣庄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编

网站地图